1. <track id="shzcv"></track>
      <tr id="shzcv"><s id="shzcv"><menu id="shzcv"></menu></s></tr>

        <pre id="shzcv"><label id="shzcv"><menu id="shzcv"></menu></label></pre>

        紅樓承載衡陽鐵路紅色記憶

        發布時間:2021-09-12 【字體:

        抗美援朝支援隊隊員正在作業。
        衡陽鐵路博物館中的雕塑《歡送職工抗美援朝》。
        衡陽鐵路博物館館藏油畫《衡陽保衛戰中轉運市民》。
        衡陽鐵路博物館外景。
          初秋,衡陽,苗圃。百年樟樹枝繁葉茂,濃蔭匝地,將衡陽鐵路的榮光收藏在一圈一圈的年輪里。
          由原衡陽鐵路局辦公樓改建而成的衡陽鐵路博物館,和樟樹隔空對望。紅瓦紅墻,紅磚紅門,這座被鐵路職工稱為“紅樓”的博物館收藏著千件文物,猶如一顆紅色印章,醒目地鐫刻在歷史長卷上。
          每天,一名名參觀者輕輕地推開紅門,傾聽厚重的紅色歷史,徐徐打開鐵路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壯麗畫卷。
          血與火中救亡圖存
          衡陽,“扼兩廣,鎖荊吳”,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1936年,歷經艱難困苦,粵漢鐵路全線貫通,衡陽正處于該線中部,區位優勢更加突出,城市日益繁榮,一變而為通達桂、黔、川、滇四省的中心點之一。因抗戰需要,粵漢鐵路管理局于1938年由武昌遷至衡陽;1937年9月至1938年9月,為抗戰專門修建湘桂鐵路衡陽至桂林段,并在衡陽設立湘桂鐵路管理局,衡陽成為鐵路樞紐。
          1944年,日軍對衡陽發起瘋狂進攻,衡陽保衛戰爆發。1.7萬衡陽守軍對陣10萬日軍,浴血奮戰47天,這是中國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中國軍隊正面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在這場戰役里,中共地下黨組織團結衡陽人民浴血奮戰,做出了巨大犧牲;衡陽鐵路也經受了血與火的洗禮。
          在戰役前,日軍對衡陽鐵路進行瘋狂轟炸,鐵路工人們冒著槍林彈雨組織運輸,確保鐵路暢通?;洕h、湘桂鐵路管理局在極短的時間內,疏散市民、難民約50萬人。中共衡陽地方黨組織積極動員和團結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抗日救亡工作,組織抗日游擊武裝;利用報刊和書店積極宣傳抗日、開展戰時服務、組織募捐活動、精心救護傷員,為衡陽人民樹立了抗戰必勝的堅定信念,在后方鼎力支持中國軍隊。為了有效切斷日軍進攻路線,衡陽鐵路工人自發炸毀橋梁、摧毀設備、拆損鋼軌。據不完全統計,粵漢、湘桂鐵路職工為支援前線傷亡人員達千余人。
          在衡陽鐵路博物館有這樣一幅畫:不遠處,炮火連天,硝煙四起;站臺上,鐵路工人正緊急組織市民登上列車;近處,蒸汽機車吐著白煙,隨時準備載著市民向城外轉移。參觀者們表示,這不是戰場,卻堪比戰場,鐵路人的大無畏和奉獻精神溢于紙上。
          斗智斗勇迎接解放
          1949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即將進入衡陽,國民黨反動派企圖炸毀機器設備。地下黨員和工人與匪兵周旋,當時一名當班機車乘務員看到匪兵將炸藥放在1170號機車的汽缸上,急中生智沖過去說:“喂!別炸這個車頭,我要用它給你們拖兵車去呢?!狈吮乓詾檎?,此時乘務員跳上機車,將機車開出車庫,保下機車。這是1979年10月10日《衡陽日報》二版頭條——《迎接黎明的戰斗——鐵路衡陽機務段護路斗爭紀實》講述的衡陽機務段職工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斗爭的故事。發黃的報紙原件存于衡陽鐵路博物館二樓。
          解放戰爭時期,中共衡陽地下黨組織在衡陽鐵路工人中秘密發展黨員、建立黨組織,領導衡陽鐵路工人開展斗爭,迎接勝利的到來。
          原衡陽房建公寓段黨群辦主任蘇東文搜集衡陽鐵路地下黨的相關史料多年。據他統計,新中國成立前衡陽鐵路先后有過5支地下黨組織,其中一支的負責人是無產階級革命戰士周炳杰。1946年12月,周炳杰以衡陽鐵路印刷廠排版匠的身份組建地下黨組織,在苗圃等處創建黨支部。1948年,國民黨政府發行金圓券,物價飛漲,鐵路工人生活艱難,周炳杰組織鐵路工人進行“年終索薪大罷工”,要求鐵路當局發年終雙薪和欠薪。經過50多個小時的激烈斗爭,罷工取得勝利。但因叛徒告密,年僅35歲的周炳杰慘遭殺害。
          粵漢鐵路黨總支是5支隊伍中發揮最大作用的一支,其下設工務、機務、會計、鐵路機廠4個黨支部,另設有一個電務材料黨小組。1949年7月初,國民黨政府決定把粵漢鐵路局機關從衡陽遷到廣州?;洕h鐵路黨總支采用半公開的方式開展反遷移斗爭,盡可能疏散和隱藏技術資料和設備。工務黨支部收藏了全線的線路和橋梁圖紙,機務黨支部收藏了全路機車圖,會計黨支部保存了會計檔案和票據庫。對于不方便轉移的設備,黨總支采取靈活策略,想方設法減少損失。最終,鐵路技術資料基本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除幾臺機車的一側汽缸被炸破外,機務段的21臺機車得以全部保存下來。
          出生入死保家衛國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衡陽鐵路工人踴躍報名赴朝參戰,保家衛國。
          有的母親為兒子報名,有的妻子為丈夫報名,有的職工咬破手指寫下決心書。青年職工張國泰結婚才3個月,怕妻子不同意他去朝鮮,隱瞞了報名實情,不料妻子知道后不但沒阻止,反而安慰他,讓他放心去。衡陽車輛段有200多人報名,最后由黨組織經過激烈討論,才決定赴朝人員名單。
          在朝期間,衡陽鐵路職工和全路援朝運輸隊職工一道,搶修搶運,出生入死支援前方,打造了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
          1951年6月23日半夜,趁著月光,敵機不停地瘋狂掃射,扔下炸彈。分別裝著彈藥和炒面的車輛被敵機打中,彈藥車轟隆隆地爆炸開來,炒面車火焰呼呼地騰空而起。待避在地下室、休班在山洞里的鐵路職工從四面八方沖上來,分成兩路投入戰斗。職工李世富帶著人匍匐前進,穿過線路,跳上機車,和司機一道,火速把彈藥車甩出站外。搶救炒面車這一路,把棉大衣蘸上水,撲向火焰,有的職工衣服被燒著了,有的職工手掌上烙了水泡。等火滅煙熄,車輛全部疏散開,大家才感覺到身上有些冷颼颼的,手上水泡熱辣辣地疼,也才發覺敵機還在頭上盤旋,不時扔下炸彈。
          據統計,衡陽鐵路局先后有33批、5264名職工志愿到朝鮮前線擔任鐵路運輸工作。其中衡陽鐵路分局入朝作戰的職工達1161人,其中立功受獎24人。孫恩祥,機車鉗工,23歲,救援翻車犧牲;唐芳來,機車司機,25歲,敵機轟炸犧牲;王俊多,通訊工,23歲,搶修觸電犧牲……衡陽鐵路分局8名職工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平均年齡不到28歲。
          “作為全國鐵路勞動模范,張永道放棄了到天安門觀禮的機會,告別有孕在身的妻子,主動報名來到抗美援朝戰場。在敵機轟炸時,他冒著生命危險,只身沖入站內二、三股道間拉走一枚定時炸彈,多次受到表彰。這是他的女兒張抗美捐贈給博物館的立功勛章和記錄抗美援朝戰爭的日記本?!焙怅栬F路博物館解說員張琳每次講到此處都會清清嗓子。她說:“很多參觀者會停下腳步,認真地參觀紀念品,有時會提幾個問題。穿越歷史煙云,回望艱辛歲月,紅樓和這些紅色故事,是我們永遠的財富,我們要一直講述下去,讓更多的人知道?!?/div>
          本文圖片由陳明君提供
        附件:
        回到頂部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1. <track id="shzcv"></track>
          <tr id="shzcv"><s id="shzcv"><menu id="shzcv"></menu></s></tr>

            <pre id="shzcv"><label id="shzcv"><menu id="shzcv"></menu></label></pre>